写封情书给自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上任泰安知府,寒门崛起,我在大梁权倾朝野,写封情书给自己,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赵寻看了眼文书,不紧不慢的放进吊篮中。

他看向杨毅,淡淡道:“你就是金科状元杨毅?”

杨毅点头道:“正是。不知现在,赵通判可以开城了吗?”

赵寻没有接话,而是看着杨毅身后那一百黑甲,以及数千难民。

“这些难民怎么回事?”

杨毅淡淡一笑:“赵通判不觉得眼熟吗?这些难民都是泰安百姓。现在,本府要带他们回家。”

赵寻闻言,冷笑一声:“哼。杨大人,泰安可容不下这群难民,更容不下你这尊大佛。还请,从哪来回哪儿去吧!”

杨毅眉头一皱:“赵通判何意?难道本府还不能进城上任吗?”

“可以这么理解!”

“赵通判,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赵寻丝毫不慌,不紧不慢道:“我自然清楚,你们这些朝廷派来的官员,不是我看不起你。你不过是一个新晋的官吏,就敢来泰安。前任知府已经跑了,泰安也指望不是你们这些人。现在泰安很好,无需朝廷派人前来。你们这些人,真遇上事还不是跑的比谁都快,所以该干嘛干嘛去吧!”

杨毅闻言,脸色一沉:“赵寻,你好大的胆子。本府乃陛下亲自任命的泰安知府,现已来到泰安,你安敢将本府拒之门外?”

“哼,拒了又如何?”

“放肆!”

杨毅呵斥道:“本府乃你上官,你无礼之极。现本府亲临泰安,你拒本府于城外,真是好大狗胆。泰安乃大梁治府,陛下尚在,大梁尚在,你就敢无视陛下的旨意,你就敢无视你的上官。你可知抗旨不遵,以下犯上乃诛逆大罪。本府奉劝你,最好开启城门,别到时候悔之晚矣!”

这话还真震慑住了赵寻,再怎么说,现在他还是大梁的官吏。

杨毅见赵寻开始动摇,继续说道:“赵通判,如今大局尚且未定,你可要想清楚再决定。要知道,抗旨不遵可是大罪,日后陛下追究起来,怕是你三族都难保住。”

赵寻嘴角微微一抽:“杨大人,所言甚是!下官也只是为了泰安着想。既然杨大人不惧风险,还请稍等,下官去去就来。”

赵寻现在也不敢硬刚了,万一大梁扭转乾坤,他抗旨不遵,就是有一万个脑袋,也经不起砍。

他折回赵府见赵汾:“兄长,来到正是朝廷派来的新任知府杨毅,此人是本次科举状元,深受陛下喜爱。又是寒门出身,与靖王走的很近。”

赵汾点了点头:“那又怎样?”

“兄长,我们真的不开城门?这万一,万一叛乱被朝廷平了。到时候,陛下秋后算账,又该如何?”赵寻担忧的说道。

“嗯?”

赵汾闻言,陷入沉思,半晌开口道:“你的意思,让杨毅进城上任?”

“他毕竟是朝廷委派的知府,我们没有理由不让他进城上任。当然,如果彻底和朝廷翻脸就行。”

“不不不。”

赵汾连连摇头:“和朝廷彻底翻脸,这事太冒险。无论如何,我们都要两边不得罪。”

“那让杨毅进城?”

赵汾想了想,嘴角微微一翘:“既然他执意进城,那就让他进城就是。反正整个泰安已经在我们手里,他进城也改变不了什么。再说,粮食都在我们手里,他想要活下去,到头来还得求我们。等他熬不住,自然就会离开了。”

赵寻点了点头:“兄长所言极是,而且他还把咱们赶出去的难民都带来了,这么多要吃的,看他如何解决。”

“哈哈,那就放他进来。”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