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寒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5章 消息传来,从敌国开始征战,悠悠寒光,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林翼使团前往宋廷的消息很快就在汴京之中传开,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个汴京城内大大小小的百姓都在议论纷纷,然而有一处地方却并没有因为林翼的到来而讨论,那就是齐国公府,原因就是之前齐国公的那位平宁郡主成了汴京城内的笑话。

至于为何如此,只能说这位平宁郡主踢到铁板上了,起因就是这位平宁郡主的儿子看上了盛家最小的女儿,不过吗都是那位小公爷一厢情愿罢了,不过却让小公主的母亲也就是平宁郡主很不爽。

于是在盛家长子的订婚宴上这位平宁郡主让自己的儿子与盛家女儿结为兄妹,同时明里暗里的嘲讽明兰,然而让众人意想不到的是,此次订婚宴上还来了一人。

当这个人出现的时候平宁郡主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这人就是整个宋廷境内最不能惹的人永兴帝的长公主赵徽柔,当赵徽柔出现在盛家订婚宴上的时候所有宾客都为之震惊,尤其是当赵徽柔拉着盛明兰的时候,所有人都陷入了呆滞之中。

而当赵徽柔知道平宁郡主要认盛明兰作干女儿的时候,出言说自己和盛明兰一见如故,之后盛明兰就是她的亲姐妹,当着众人的面赵徽柔送给了明兰一件十分贵重的礼物,正是永兴帝给赵徽柔生辰礼中的玉佩。

赵徽柔的一系列操作让众人一直处在震惊之中,等大家回过神来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平宁郡主,此时的平宁郡主除了羞怒之外,还有一丝丝恐惧。

此时的赵徽柔在宋廷的地位十分特殊,可以说赵徽柔是南北邦交的关键,而且北方之主也很在意赵徽柔,不惜派出精锐军团保驾护航就是为了保证赵徽柔的安全。

可以说现在整个汴京之中,你就算是得罪了官家你不一定会死,但你要是威胁到了赵徽柔的安全不好意思那真有可能会死的。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赵徽柔之前出宫游玩的时候,结果遇到了不开眼的人,就是左谏议大夫辛博仁居然冲撞了赵徽柔直接就是罢官免职加流放一套流程下来没有一个官员为其辩解和求情完全就是作壁上观。

没办法谁让现在背后站着一个恐怖的势力,尤其是在宋廷得知林翼亲自带使团南下的时候那更是明白林翼对自己女儿的看重,因为林翼的使团可不是所谓的几百人,而是有着足足三万多人,当这支使团要过真定府的时候可把真定府的驻军都吓到了。

这三万人可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使团,而是三万精锐将士,当时真定府的守将在阻拦林翼的时候那可是大气都不敢喘。

而宋廷得知林翼带三万人南下的时候,整个朝堂直接就炸开了锅,不少人认为林翼率三万精锐大军南下肯定意图不小,让永兴帝不要放林翼入境。

其中也不乏有人提出让林翼入境后,用大军围困,使得林翼投降宋廷北方之地将毫不费力的落入我们手中。

说实话永兴帝在得知这个建议的时候他非常心动,只要拿了林翼那可以借此要挟北方归顺宋廷,南北一统的他就是可比肩秦皇汉武的帝王了,不过韩琦马上就打断了永兴帝,韩琦将自己得到的关于的情报告诉永兴帝。

林翼可不只是孤身一人,他的双亲还在,同时林翼还有一个弟弟,要是林翼真在宋廷这里出世北方乱是肯定会乱,但北方所有的上位者一定会和宋廷开战,一方面打着为林翼报仇理由正当对侵略宋廷,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得北方所有人的归顺。

最重要的是林翼和自己一样都属于华夏民族,可以想象做出如此行径的宋廷不只在北方百姓上失去了民心,自己宋廷的百姓也会失掉很大一部分民心,到时和北方开战对我们是绝对的不利。

毕竟自古以来报仇这种事情虽然法律上是不允许,但在百姓之间是可以得到认可的,到时北方打出为林翼报仇雪恨,只灭宋室的口号相信很多人是会倒向北方的。

为此宋廷众臣可以说是吵得不可开交,其中以两王最为活跃,他们就是主张将林翼引进来干掉而后在一举北伐,这使得两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两王如此齐心也让永兴帝很是不解,于是永兴帝便让皇城司暗中了解两王为何团结一致的原因。

当皇城司指挥使顾千帆将探查的情报交到永兴帝手上的时候,永兴帝看完两王的理由后永兴帝的愤怒在难以压制,使得原本好脾气的永兴帝也是暴怒无比,一连砸碎了书房用多物品来发泄。

通过皇城司的调查,两王之所以积极主张干掉林翼就是想让北方内乱,自己则可以出兵攻打北方,胜了他们在争夺皇位就有了足够的筹码,甚至说拿着燕云十六州那皇位就是谁的。

至于要是败了,就将一切罪责推给永兴帝毕竟下令的人是永兴帝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毕竟永兴帝没有子嗣,朝臣们为了宋廷的传承就一定不会为难自己。

到最后说不定可以逼迫永兴帝退位,将一切过错都推到永兴帝这一脉上,而永兴帝毕竟已经老了没几年可以活了,要是那个时候永兴帝死了那一切不就是他们这些人说得算吗。

如何应对北方,这些人的想法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和左右不过多花一些钱,多赔一些地而已,而这一切后果就由永兴帝来承担。

当永兴帝看完皇城司汇报上来的两王的秘密谈话时永兴帝的肺都快要气炸了,没想到这两人如此的用心险恶。

使得原本永兴帝就不打扰了立这两王为储君的心思更加明确了,其实永兴帝早就有储位的人选,他通过皇城司对下面诸位宗室的考察永兴帝其实已经有了心仪的目标,只不过他现在不这么想了。

永兴帝明白到底不是亲生的,要是他死后继位的君主要做些什么他也不知道,到时自己的身后名是怎么样的还不是任由后继之君,随意编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