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宋夏议和,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就在战争结束后没有多久,几名西夏骑兵飞奔而至,将一封信射上城头,信皮上用汉文写着“大夏国相梁致大宋西军主帅郭”,有士兵拾到信,便飞速向城下奔去。

郭逵此时正在中军大帐内和十几名将领商议加固城池的具体方案,虽然他们击败了西夏军最强大的一次进攻,但经验丰富的老将郭逵却不肯就此松懈,必须将所有的漏洞补全。

在郭逵看来,城门是第一大漏洞,今天差点被西夏军破门而入,令他到现在还心有余悸。

“我考虑给四座城门各修筑一座内城!”

郭逵指着一份图纸对众将道:“就算他们攻破城门也是进入瓮城内,完全可以用火攻,用箭射,将敌军歼灭在瓮城内,大家看这个方案如何?”

张辰举起手,郭逵看了看他,和蔼道:“张参军请说!”

张辰指着图纸道:“太尉,修建内城工程量太大,我们也很难采集到这么多石块,卑职觉得不如再打造四座内城门,使每一座城门都有内外两扇大门,然后在城洞中央上部开一个倾泻口。

一旦敌军攻破外城门,我们便可以从倾泻口向从城洞内投掷火器或者火油,或者释放毒烟,使敌军无法再攻击第二扇城门......”

旁边副将刘甫突然开口打断张辰的话:“张参军这样说,还不如在城洞内填满巨石,反正我们也不出城,这样岂不是一劳永逸?”

张辰摇了摇头:“刘将军这个方案不妥!”

“哪里不妥了?你把话说清楚!”刘甫一反平时的温和,语气变得十分粗暴不满。

张辰耐住性子,依旧不慌不忙道:“很简单,堵住了敌人,也堵住了我们自己,敌军在外面可以掏石头,我们却无能为力,完全失去了主动,修建两道城门和倾泻口是最简单易行,而且是很有效果的办法。”

刘甫一时被张辰顶得哑口无言,郭逵点点头赞同道:“修内城和修两道城门都是可行方案,我再考虑一下。”

这时,帐外有亲兵高声禀报:“启禀太尉,敌酋来信!”

众人都愣住了,敌酋?莫非是西夏国相梁乙埋写来的信?

郭逵随即令道:“把信呈上来!”

一名士兵快步走进,将信呈给了郭逵,郭逵打开信看了一遍,对众人冷冷笑道:“想不到啊!西夏国相梁乙埋竟然决定要和我大宋议和了,正式要求与我们停止战争。”

“他不攻城就是停止战争了,为什么还要特地写信来说明?”一名大将不解地问道。

张辰淡淡道:“他们想派人收尸!”

郭逵点点头:“张参军说得不错,他在信中提出派一千士兵收尸,希望我们能答应。”

刘甫眉头一皱:“难道他们也想学我们,以收尸为借口,再用震天雷炸毁我们城池吗?”

“不可能!”

张辰立刻否定了刘甫的猜测:“他们绝不可能那么快造出震天雷,就算他们手中有几枚,也一定拿去研究了,如果有机会使用震天雷,他们早就用了,不至于等到现在,而且对方是西夏国相,岂能自降身份,言而无信?”

“张参军说得对,西夏人倒是比较注重信誉,既然是西夏国相写来信,应该不会有假,可以让他们收尸!”

“那我们的内城还修不修了?”刘甫问道。

郭逵沉吟一下说:“修还是要修,不过确实用不着修建城内,那样耗费太大,就按照张参军的方案,修建内城门和倾泻口,这件事就由后勤章将军全权负责。”

章楶连忙起身道:“末将遵令!”

如果是梁忠明之流写信过来,张辰还会怀疑对方藏有攻城的阴谋,但既然是对方国相亲笔写信给,张辰基本上可以肯定西夏战争结束了,下面就看双方怎么体面地结束这场战役,不出意外,应该是西夏认怂。

张辰回到了情报军的驻地,此时战争结束才刚刚两个时辰,疲惫不堪的士兵们都在沉沉的睡梦中,尽管张辰也同样疲惫,但作为情报军的主将,很多事情他必须得强打精神去做,而且种朴的伤情仍然不知,也让他极为担忧。

张辰走进了种朴的大帐,只见种朴赤着上身平躺在床榻上,身体包满了纱布,一名军医正小心翼翼给他上药。

“三郎啊,你终于来了,老子还以为见不到你最后一眼了。”一见张辰走进大帐,种朴便嚷嚷了起来。

“这是什么屁话,种衙内岂是阎王爷轻易能收的?”张辰笑骂一句,差点忍不住抽他一记头皮。

“要躺一个月不能动啊!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