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六十一章 决战开启,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咚!咚!咚!”

西夏军雄浑的战鼓声在石州城北面辽阔的旷野里回荡,石州城北面九里外便是无定河,无定河上早已修建了十几座浮桥,在浮桥的南面和北面各分布着十万西夏军,黑压压的军队无边无际,延绵十余里,在远方还有数万人的后勤大军。

这时,在数千只金鼓同时击响的震天鼓声中,一支万人的骑兵方阵簇拥着身着金甲的西夏国相梁乙埋缓缓登场,在阳光下金光闪闪,显得格外刺目,一时引得无定河两岸的西夏军士兵爆发出阵阵欢呼。

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令石州城头的宋军为之色变,但城头上的宋军却并没有畏惧,他们也有足够的军队,光守城的西军主力就有五万余人,另外还有十万厢军辅助作战,城内一共有十五万人和西夏军抗衡,粮食和物资也十分充足,足以供军队耗用一年。

经验丰富的郭逵考虑得十分周全,为防止西夏军绕道再度进攻陕西路,他将西军主力一分为二,由自己亲自率五万精锐死守石州城,再令偏将周绛和种建中率领其余西军南下回援,镇守宋夏边境上的各个险关要隘。

郭逵早已得知东线宋军大败,这次西夏战役败局已定,但为了防止西夏军队趁机反扑大宋,将战场转移到宋境,他必须在石州拖住西夏军的主力,给朝廷赢得重新部署军队的时间。

张辰站在城头上注视着无边无际的西夏大军,目光肃然,棱角分明的脸庞显得格外坚毅,郭逵这回给了他足够的信任,破天荒地令他率一万军队负责防御东城墙。

这是张辰继率一万军伏击左厢神勇军司的西夏军后,第二次统帅万人以上的军队。

他的副将正是同样年轻的小将杨怀仁,这是目前郭逵最器重的一对年轻将领,虽然两人都能独当一面,但他依旧坚持文官为正,武将为副的原则来配对他们,如此方能不落人口实。

郭逵尽全力来培养他们,就是希望他们能尽快成长起来,打破资历的桎梏,使他们能在二十余岁时便担负起拱卫西北的重责。

这也是郭逵的无奈选择,如今西军的统帅人才出现了断层,他、杨文广以及新提拔的章楶,甚至如今已赋闲在京的种锷都已不再年轻,而在二十多岁这个阶段仍没有能担当重任的人才。在他眼里,唯独张辰、杨怀仁与几名种家小将算是可塑造之人。

至于副将刘甫,虽然常常被人视作是西军未来的接班人,但表现一直很平庸,他的升迁更多是考家族背景而不是本人的能力,而燕和、周绛等人虽然勇武,却缺乏担当大局的魄力和能力,令郭逵十分失望。

张辰、杨怀仁、种建中、种朴等年轻人表现优异,郭逵决定利用自己的权柄培养下一代西军将领,即使因为资历等原因难以快速拔擢,即使他与种家早年多有嫌隙。

但在国家危难之时,郭逵还是决定摒弃宿怨与私心,毫无保留地扶持年轻大才,给他们机会挺身而出,以担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

这时,种朴奔跑上前,满脸严肃对张辰行礼道:“启禀指挥使,所有投石机和火炮都已检查完毕,没有破损!”

长达八里的东城墙上除了一万士兵外,还有一万辅助厢军,他们负责两百多台守城武器的操作,张辰把指挥两百多台守城武器以及一万厢军的重任交给了种朴和杨怀仁,结果种朴紧张得一夜没有睡着觉。

虽然张辰是东城墙主将,但为了便于灵活指挥,他便和杨怀仁分工,将东城墙又细分为南北两段,张辰负责全局与北段的指挥,杨怀仁则负责南段的指挥。

种朴和杨怀仁也进行了分工,种朴跟随张辰负责北段的守城武器以及五千厢军,杨怀仁则负责南段的守城武器以及五千厢军。

这十日时间,张辰和种朴又抓紧制作震天雷,最终使他们手中拥有的震天雷数量达到了六十枚。

张辰点了点头,传令道:“除了本将的命令外,也要注意看主帅令旗来操作守城武器,有胆敢懈怠不力者,立斩!”

“遵令!”

种朴回头看了看城内,六丈高的观战台就矗立在城中,而西军主帅郭逵就站在观战台指挥全局战斗。

而北城墙由章楶指挥,南城墙由刘甫指挥,西城墙由燕和指挥,另外还有一万后备军,由燕通率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