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四十九章 满门忠烈,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天夜里,郭逵下令犒劳三军,数万宋军欢声雷动,当夜篝火不灭,肉山酒海,三军将士痛饮美酒,欢庆来之不易的胜利。

大军随即休息三日,但次日一早,郭逵便发送一道鹰信前往麟州,命令麟州主将种诊率军向西夏进发。

麟州对面是西夏的东北部,过了一片宽约数十里的丘陵地区,便进入了数百里的戈壁荒野,再向前便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沙漠。

戈壁和沙漠的战略意义不大,关键是这数十里的丘陵地区,一直向南延伸数百里,可抵达西夏重兵防御的东南部,直插左厢神勇、祥佑和嘉宁三大军司的后背,而郭逵大军北上的位置,目前便是位于左厢神勇军司和祥佑军司之间。

但麟州从来不是宋军进攻西夏的通道,麟州真正防御的是北面接壤的辽国西京府。

大宋开国以来,麟州的敌人都是北面的辽军,一旦宋军对西夏威胁太大,辽国便会从西京出兵,直扑河东重镇太原府,以围魏救赵的方式支援西夏,首当其冲就是麟州。

也正是这个原因,西夏军对麟州方面的防御并不看重,最多时也只有万余人的驻军,他们知道,宋军不可能让麟州空虚,给辽国可乘之机。

去岁十二月下旬,原环州知州种诊接到了陕西安抚司下达的急令,转任其为麟州主将。

而种诊率一万三千军抵达麟州驻扎不过三月,如今突然又接到郭逵亲笔拟写令他北上的鹰信,种诊尽管疑惑却不敢怠慢抗令,权衡再三后由自己率五千军留守防御辽国,再令十七岁的侄子种建中率领八千兵马,沿着兔毛川谷地插进了西夏境内。

西夏在东北部并没有设立单独的军司,只设立了暖泉寨、浊轮寨和大横水寨三座军寨,每座军寨按照一万人的规矩建造,三座军寨都位于丘陵地带,彼此相隔二十里,正好截断了麟州宋军进出西夏的通道。

宋军所有得到的情报显示,西夏一直在麟州方面屯兵三万,但最新的绝密情报却告诉宋军,三座军寨根本就没有三万人,只有二千余人,每座军寨中的驻军不足千人,他们用种种手段使宋军产生了这里屯有重兵的错觉。

而此时八千宋军在小将种建中的率领下沿着一条谷地朝西夏疾行,种建中是种老太尉种世衡第七子种记的儿子,算是种朴的堂弟,年仅十七岁,但十三岁从军的他,论战事经验却远胜于种家第三代任何人。

种建中长得身材魁梧浓眉虎目,倒并不像其父种记那般文质彬彬,反而有几分伯父种锷的模子,不过更加威猛,使一把五十斤重的金背虎牙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后来更成为种家一门中光环与名气最重的大将,被宋徽宗亲自御赐名为“师道”,而他也在将来为后人留下种家将悲剧的绝唱。

靖康元年,金兵南下,国家存亡危在旦夕。七十五岁高龄的种建中奉诏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深得百姓拥戴,但遭奸臣谗言迫害,京师解围后有功反被解除兵权。

不久种建中郁郁病逝,时年七十六岁,宋钦宗亲临祭奠,下诏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种建中死后次年,东京失守,种家子侄满门忠烈,几乎全部战死!最终徽钦二帝被擒,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北上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百姓十室九空,北宋由此灭亡,史称“靖康耻”!

世人曰:“种家死,宋室灭”!

当然,如今的种建中正是稚嫩的年纪,远未成为那位垂老死国的种师道,他又哪里能知晓以后令后人扼腕叹息的命运?

如今初出茅庐的他,满门心思只想着继承种家余烈,沙场报国,甚至不惜门荫得来的文官身份,以文从军,跟随伯父们南征北战,只为证明种家第三代的血性,已经立下不少战功。

“启禀种将军,再走十里,前面就是西夏军浊轮寨!”一名斥候飞奔而回,向种建中高声禀报。

虽然伯父种诊告诉他,郭太尉已经在鹰信中确认,三座西夏军寨驻军不满三千,是三座虚寨,但种建中还是十分谨慎,他向四周不断打量着地形,此时所在的谷道宽约两里,两边是低缓的丘陵,树林密布,如果西夏军兵力充足,定会躲在两边树林偷袭他们。

种建中回头问道:“马忠、李谷何在?”

两名偏将上前,抱拳行礼:“请种将军吩咐!”

“你们二人可各率一千人,沿两边树林内搜索,再试探浊轮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