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百零一章 马铺军寨,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职责所在,张辰不可能因为有西贼探子就止步不前,两日后,风势并未减小,反而是卷起了沙尘,但张辰一行决意继续北上,在三十名大顺城宋军士兵的护卫下毅然出发。

欲至马铺寨,则必先穿越此地山脉形成的阶梯式断崖,这道天然屏障时而平缓时而陡峭,且林草密布,加上风沙肆虐,教人分不清前路,曲折之处更是极适合暗伏。

队伍中的向导紧张地撑着长杖在山道上开路,凭借记忆与经验一点点带着张辰一行翻山越岭,他是本地经验极为丰富的柴夫,阖家都在大顺城生活十余年,这座山梁不知翻越了多少回。

但他依旧神情高度紧张,注视着山道周遭的任何细微变化,近日西贼探子深入宋境的消息,连驻扎在此的宋军都风声鹤唳,他又岂敢不小心翼翼?

所有人都明白此行极为凶险,队伍中的几匹战马也格外安静,士兵们默默跟随向导跋涉,没有人说话,也没有抱怨,唯有司兵主事杨宽脸色惨白,缩在队伍最后,似乎脱力。

这次翻山越岭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当他们终于登顶时,几乎所有人都瘫软地坐在地上,休息了半个时辰,喝了水吃了干粮,众人这才启程继续出发。

山脚下便是后世俗称的黄土高坡,黄土丘陵沟壑纵横,到处是起伏的丘陵山脉和巨大的断层,这里已经没有修建官道,只有如蛛网一般天然形成的羊肠小道,向导继续带着众人向马铺寨前行。

这回巡查的地点除了马铺寨之外,张辰一行还要往东去另外三处宋军的军事重地,分别是荔原、柔远、安疆寨,这三处都是近几年才修建的防御军城,每城驻军两千人左右,在大宋的西北边境地区,这样的城寨很常见,大大小小约摸数十个。

在荒凉无人的丘陵和山峦中又大约走了一个半时辰,张辰发现周围居然没有一处村庄或者民房,荒凉得令人心惊胆战。

他便问向导道:“我发现这一带基本没有人烟,一直都这样吗?”

向导叫做辛大,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皮肤黑亮,长得倒是健壮,是大顺城军库虞侯王舜臣派遣给张辰的,对这一带地形十分熟悉。

辛大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他用很浓重的当地口音说:“官人呐,这俺叻不知道,朝廷从两个月前开始就赶人搬去南边,这马铺寨附近百余里内的树木统统砍光,房子村子也烧得干净,这叫坚啊......坚什么?”

“叫坚壁清野!”

“对的,上面就是这样说,俺看是要打仗了嘛!”

“还有多远?”张辰大声问道。

“莫远!再走几里咯!”

这时,杨宽催马上前对张辰低声道:“参军,到了马铺寨后,卑职可否请求暂且留在乌龙寨?我这身体实在是有些吃不消......”

张辰看了看他,又回头看了一眼六名安抚司的军士,见他们的脸色也有些苍白,还没有从翻山越岭煎熬中恢复,说他们年纪大罢,其实都是二三十岁,不过是平日在京兆府养尊处优,才承受不起长途跋涉。

不过张辰也能体谅杨宽的难处,上有老下有小,万一小命丢在这里,一家人就悲惨了。

他便点点头道:“好吧!杨主事就留在马铺寨,这次巡查结束后就自己回去,我带着小五和六位军士后面继续往东走,就不回来和你汇合了。”

“多谢参军体谅!”

张辰又指着三十名大顺城士兵道:“到时候我让他们护卫你回去,他们也正好回大顺城。”

杨宽大喜,再次感谢张辰的关照。

一行人又走了半个时辰,远处的山梁上隐约出现了一座城寨,依山而建,居高临下,地势十分有利。

“那就是马铺寨了!”

辛大如释重负,指着远处的城寨笑道:“里面的热闹虽然不比大顺城,但也像一座小县城一样。”

又穿过一条两里多长的山沟,一行人终于来到了马铺寨下。

名义上叫做“寨”,实际上与西夏所谓的“会”无甚区别,皆是军事堡垒,外围是用石头砌成围墙,高约两丈,房子也基本上是砖木结构,层层叠叠向上蔓延,一共有三层防御线,即使敌军攻下了外围一层,向上还有第二层和第三层,背后是悬崖峭壁,防御十分严密。

一名士兵飞奔上前,将巡查公文绑在箭上,射进了军寨内,不多时,军寨大门吱吱嘎嘎开启了,一名当值都头上前躬身行礼,“欢迎张参军前来马铺寨巡查!”

“杨知寨可在?”

“知寨在内城,请随我来。”

马铺寨是大寨,除了三千多驻军外,还有四千平民,主要是随军家眷,但军寨并不是临时驻军,而是长期防御的军城,里面的主官叫做知寨,和知县同级,皆为从八品官,由粗通文墨的武官出任。

寨中街道很窄,都是石板路,盘旋而上,最多只能两人并行,紧靠山体一侧修建了密集的房舍,大多是民居,他们无法骑马,只能牵马缓缓而行。

走进第二层寨中,迎面出现了一片开阔地,前面有木制大门,上面牌子上正儿八经写着“瓦肆”两个大字,令人忍俊不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