鮀城十二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十一章 亡羊补牢,大宋第一奸臣,鮀城十二郎,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没有想象中的疾风骤雨,唯有满堂的鸦雀无声。

当瞧见竹山知县吴通一言不发地离开,独留下满身大汗的赵清在原地气急败坏时,昨夜布置并亲身参与一系列戏码的张辰终于彻底露出了疲惫,如释重负地仰倒在案前,近日萦绕在众人心头难消的这起命案,终于要迎来最后的关键时刻。

不消三日,此案峰回路转,已是柳暗花明。陈家的侍女翠儿此时已被扣在县衙,依照宋律,人证物证俱在,破案只在顷刻间,关键只在于抉择。

在陈恪之死这盘危机四伏的棋局里,孟子临、王禄、赵清几位亲民官各有棋路相互角逐,刘鸿、张辰等一众小卒从旁辅之,但他们却已走完了自己的一步,只待竹山县的主官吴通最后落子。

“一边是三朝老臣,一边是开国勋贵,真难选啊!”张辰心中暗暗想着,按照后世的一句话来说,现在比赛的压力已经来到了吴通这边!

但吴通又有的选么?

正如王禄所言,大宋自有国法,而“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保护的又只是男性,纵使吴通彻夜抓耳挠腮,石氏谋害亲夫的罪名大抵是逃不过去了,但这同样也在是往自己身上捅刀子。

本想着借此案作为引路石,一可结交陈公弼补充自己的官场人脉,二可通过石氏搭上东京城的勋贵之门,三还可为自己塑造果决善断的官声。

吴通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石N鸟的完美构想,最后这枚石子儿打出去,最后反过来却打了自己的鸟,而这痛感还将持续很久。

纵使这起命案最后还是经由己手告破,从而证明自己这名知县还算称职,纵使可以把错拿案犯归结于蛇蝎妇人石氏的伪证,从而洗去自己抓良冒功的嫌疑。

但在名声重于一切的大宋官场中,吴通明白,东京城里的审官院以后怕是要在自己的陈簿上画个叉了......

这一日过得似乎要比往常要慢了些,从上午等到下午接近日落时分,始终不见吴知县派人出来传信。

县丞司厅、县尉司厅各怀鬼胎,不断遣人打探消息,却一一被主簿赵清拒之门外,道是县尊老爷身子不适在后宅歇息,有事明日再说。“拖”字诀,是自古以来官员的老毛病了。

吴通陷入了莫大的煎熬,与此同时,等候在竹山官驿外的一帮人亦是如此。

县衙的公人们今日那是反常的勤快,日出时分便已开了大门候着,当陈家侍女翠儿鬼鬼祟祟的身影前脚一出现,全副武装的马武便带着一帮好手后脚便与之错身而过,一路向南而去。

竹山小县,官驿向来清冷。

估摸着这大半年来,便只接待过陈恪一家子,而自从出了命案后更是不受人待见,导致许多百姓路过此处都绕着走,估计是觉得这官驿选址风水不好,否则怎会难得来了个官人,还把命丢了。

不过这倒也给马武今日的工作省了不少气力,麾下十八名弓手及五十名乡勇不费吹灰之力,便把整座亩地有余的官驿结结实实地围了起来,在这过程中无一过路百姓前来看戏,完全不用装出凶神恶煞的样子驱赶任何人。

做完准备工作,众人只待县衙签押便可拿人,却不料这一等就是半日。

向来老实巴交的乡勇们倒是不敢有怨言,但这帮养尊处优的弓手却有人开始抱怨了,毕竟日头西沉,马上就快到逛酒肆勾栏的好时候了,谁还想继续上班?

眼见众人蠢蠢欲动,马武心里焦急不已,却也只能一边骂人,一边翘首望着南边街头,盼着那道熟悉的身影带着签押赶来救场。

“张三郎,再给你半个时辰,否则老子也挨不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