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无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3章 洪流,汉末之常山赵子龙,奕无疆,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抢掠,这种获取资源的方式,尝到一次甜头,就会让人无法自拔,赵云终于明白为什么鲜卑人每年都要到汉境劫掠一番了!

因为劫掠这种方式获取资源,会让人沉沦其中,现在…赵云上瘾了!

他麾下的军士也上瘾了!

可这时,成廉劝住了他,成廉说依照往年惯例,鲜卑人马上就会南下,这个时候去偷袭鲜卑人,很可能碰到南下的鲜卑铁骑;届时要是碰上了,己方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必死无疑。

所以,赵云暂时压下了悸动的心。

接下来几天,赵云着手恢复郡署系统,可惜他身边没有一个文人,除了商贾之家出身的曹性识字外,全是一群大老粗、文盲;而高柳这种边关苦寒之地,读书识字的人也寥寥无几;无奈之下赵云只能矮个里拔高个,让三老纪全给他找些识文断字的到郡署听用。

曹性作为赵云麾下唯一能写会算的亲信,被赵云任命为郡丞,协助他治理地方,郡丞本应该是朝廷任命的,可赵云管不了那么多了。代郡不仅山高皇帝远,腐败的朝堂对代郡也是爱理不理!

只要不是鲜卑人大举南下,危及内地,朝堂几乎很少想起代郡这个地方。因为在朝臣下意识里,已经放弃了一些边关地区,比如西面并州北部的河套地区,其中朔方郡现在已是鲜卑人的牧场。

至于,郡署府衙的一系例郡级属吏,比如:功曹史、户曹史、奏曹史、辞曹史、法曹史、尉曹史、贼曹史、决曹史、兵曹史、金曹史、仓曹史、五官掾、五部督邮、曹掾、主记室史….等掾史暂时是没有的。

现在代郡只有一个大致的草台班子,具体事务也没有像内地郡署划分的那么清楚。最重要的是赵云对这一系列还在摸索之中,因为没有人点拨他。

而隔壁县衙依旧是成廉坐镇,挂着县尉的头衔干着县令的职务,不过,这瘦麻秆倒是个能写会算的人,当日统计塔赫部的战利品,就是他完成的。

郡署草台班长组建好后,赵云就天天往城北校场跑,曹性则留守郡署,处理一些繁杂的政务。

赵云深知,强军,才是代郡的未来!

也是他的未来!

城北校场。

这是一个可以容纳万人的校场,是最近几天翻新的。

校场北,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高台,有三米高的样子。

赵云笔挺的站在高台上,贯盔披甲,手按剑柄,显得英武不凡。

台下伫立着三支队伍,骑兵四百人、披甲步兵五百人、无甲步兵两千五百人。

赵云原本只有百余亲卫骑,另外三百骑是纪全在两万多本地百姓中选出来的青壮。

外族年年入侵,本地人不仅尚武,大多数人还练就了一身骑术,虽然不像鲜卑人那样上马就是骑兵,但稍微训练一下,就可以在马上冲杀,这是中原地区的汉民无法做到的。

而那三百匹战马,就是从塔赫部落抢来的。

五百披甲步兵,是从常山带出来的军士。

两千五百无甲步兵,就是跟着刘石投降赵云的黄巾青壮,这些人也是打过仗,见过血的人,只要稍加训练,披上战甲就是一支战兵。

赵云麾下代军就此草草成立。

……………

中平元年,九月二十五,赵云来到高柳已经是第十三天,天气更冷了!(古时主要使用农历,所以本书中关于日期都指的农历。)

这天,高柳城以北的长城点燃了狼烟……

一道道狼烟冲天而起,给人一种深深的压迫感,意味着鲜卑人南下了!

赵云站在高柳北城楼上,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的原野;成廉告诉他,驻守在长城上各个塞城的边军,马上就要全部撤回高柳,他们是代郡最后的精锐部队,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幽州突骑!

赵云心头一震,这是他父亲赵慎曾经服役过的部队,他很期待见到这群默默坚守的边关战士,而且他已在城中备好了上等的羊肉,迎接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