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系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1章 命工部批文建厂,试炭丝电灯问世,大唐广播站2,携风系雨,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的御书房内,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李隆基的龙案上,将一室的金碧辉煌照得更加耀眼。

李隆基正埋首于奏章之中,眉头微蹙,似乎在思索着国家大事。

门外,几名官员静候着,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得老长。

“宣工部尚书赵明诚进见。”随着太监的一声通传,赵明诚迈着稳健的步伐走进了御书房。

“陛下,臣赵明诚参见。”他的声音洪亮,透着一股子坚定。

李隆基抬起头,放下手中的笔,微笑着问道:“赵爱卿,朕问你,那电报线路的工程进展如何了?”

赵明诚面露难色,回道:“回陛下,电线生产不及,许多地方的电线杆已立,却迟迟未能拉线。工厂正加班加点,全力赶工。”

李隆基点了点头,又道:“朕听说岭南有商人赵宏,有意建厂生产电线。朕已决定,工部即刻发公文准许他建厂,并与他采购电线。”

赵明诚心中一紧,直言道:“生产电线非同小可,非专业工匠难以胜任。臣以为此事还需慎重。”

李隆基却只是摆了摆手,笑道:“爱卿不必多虑,赵宏这人有点本事,朕相信他能做出电线的。你就放心去办吧。”

赵宏有仙人指点,他要是做不出合格的电线,那天下就没人能做出了。

李隆基自然不会将此事透露给赵明诚,到时他自然会知道赵宏生产的电线有多好的。

赵明诚见皇帝如此说,心中虽有疑虑,却也只能领命告退。

出了御书房,赵明诚还在发着牢骚:“生产电线这么高难度的事,全国就没几个工匠能做成,那个叫赵宏的商人,能有什么本事?”

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却被在门口候着的太子李亨听到了。

李亨微微一笑,道:“赵尚书,是不是陛下叫你给那个叫赵宏的商人办建厂的文书?你只管放心去办就是了。赵宏与我皇家,有点亲戚关系。”

赵明诚一愣,疑惑道:“姓赵的与皇家有何关系?”

皇家姓李,那人姓赵,难道是某个驸马的家族?

赵尚书在脑子里回忆了一遍,也没想到哪个驸马是姓赵的。

李亨轻咳一声,改口道:“是与杨贵妃有些远亲之谊。”

赵明诚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叹,原来又是后宫干政。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去办理公文了。

但赵尚书心中却已有了打算,建厂就让他去建,反正不费朝廷一文钱。但若生产出来的电线不合要求,他是绝不会松口购买的。

半日之后,赵宏手持工部的文书,坐上了赶往岭南的马车,有了皇帝亲笔批下的文书,他在岭南建厂就没有什么阻碍了。

————

在学院的实验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兴奋的气息。

四周环绕着错综复杂的电线,它们像一条条银蛇般穿梭在墙上、天花板和地面上,为各种电器输送着源源不断的能量。

空气中弥漫着电器运作时产生的淡淡焦味,伴随着轻微的嗡嗡声,构成了这里独特的氛围。

学士们围着一台新制作的电灯,紧张而期待地等待着通电实验的结果。

他们按照仙人的讲解,使用了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并不难做,只要挑选好合适的电阻丝和绝缘材料。

电阻丝纤细而坚韧,能够承载一定的电流而不易断裂;绝缘材料则能确保电流在电阻丝上流动时不会外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