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风系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章 李泌感叹仙人力,妙声女儿将归来,大唐广播站2,携风系雨,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隆基深深地叹了口气,心里明白,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当下最重要的还是解决眼下的危机。于是,他与几位重臣紧急商议,制定出一套应对叛军的策略。

他们决定明升暗降,逐步剥夺叛军的兵权,然后让各地的军队逐一接收叛军各部,将他们分化瓦解。这样一来,叛军的力量就会被大大削弱,再也没有能力掀起大的风浪。

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李隆基打算将绑在边帅身上的三条绳子重新拽在手里,以恢复祖上的规矩为名,重新控制边疆的兵权,将边疆的军队牢牢控制在朝廷的手中。

这样,就能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安禄山这样的大将割据一方、威胁皇权的局面。

定下大计后,李隆基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他特意表扬了太子一番,还给了他不少赏赐。

太子李亨感激涕零地回到东宫,第一时间来到一个中年文士面前,乐呵呵地说道:“先生,我按照你的主意跟陛下说了,陛下果然大喜,还给了我不少赏赐。这都是先生的功劳啊!”

那中年文士欣慰地笑了。他知道,自己的计策终于被采纳了。虽然朝廷强枝弱干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但至少朝廷已经开始采取行动,逐步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一来,大唐的江山才能稳固。

这个中年文士正是那位在茶馆里参透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玄秘的神秘人物,他就是太子的布衣之交——李泌。

李泌从小就聪慧过人,被誉为“奇童”。长大后更是博学多才,尤其精通《周易》。然而,他对于仕途并无兴趣,认为追求功名乃是俗人之举。

李隆基听说了他的才名,曾征召他入朝,封为翰林待诏,让他在东宫辅佐太子李亨。不过,李泌因为得罪了杨国忠,被逐出京师,便跑到河南嵩山隐居去了。

在国难当头之际,李泌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急忙赶往长安,希望能为朝廷出力,却不幸被叛军围困在城外。

幸运的是,仙人的广播降临后,次日长安之围就解了。李泌得以进城,并在茶馆里听到了说书先生讲的西游记,从而悟出了其中的玄机。

这个消息传开后,引起了无数权贵的关注。最终,太子李亨亲自前往请他回东宫,继续担任太子的幕僚。

太子按照李泌的主意,借西游记中齐天大圣的情节来劝诫皇帝。没想到,这一招果然奏效了!

李亨对李泌本就非常敬重,常称其为“先生”,现在更是对其言听计从了。

李泌与太子聊了几句后,便告辞出门去了。

再次回到长安,他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茶馆,在那里有一群书友热衷于讨论西游记里的玄机,正是他的最爱。

当马车经过玄都观门口时,李泌不经意地掀开窗帘,一眼望去,发现玄都观比以前更加热闹了。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想必里面早已人山人海。

西游记里孙悟空接受天庭招安,上天为官,又大败天兵天将,连玉帝都不得不封其为齐天大圣,这让百姓们更加疯狂了。

孙悟空本是道家弟子,他的强大让道观的香火越来越旺盛。大家都认为,能培养出如此强大的孙悟空,道教自然有着非凡之处。

于是,他们纷纷前往道观祭拜,求求神仙,肯定灵验。

听了仙人的广播后,长安的各大都观更是如法炮制,按照西游记中的描述增加了不少神仙的塑像。这样一来,百姓们有了更多的祭拜对象。道观因此赚得盆满钵满,香火钱都翻了几番。

相比之下,寺庙里的和尚们可就太惨了。

原本香火鼎盛的寺庙,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和尚们的伙食水平直线下降,没办法,香火钱大减,入不敷出啊。

这都怪那个仙人的广播,非说什么西游记,把道士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怎么就不说一个如来游记,好好赞一赞如来佛祖呢?

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他们也不敢说出口来。仙人要做什么,哪里是他们这些凡人可以决定的?他们可不敢得罪神仙,只能坐在空荡荡的寺庙里唉声叹气。

仙人随随便便说了一个故事,叛军就得投降,道教得兴,佛教势微。这就是仙人啊!李泌感叹了一句,放下了窗帘,示意车夫继续赶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水一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