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猫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8章 福临早朝献对策,用户2544747734的新书,丁猫儿,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黄台吉问,你关注了些什么?

福临说,我知道旱灾涝灾和草蜢灾是我大清国的三大自然灾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经历了两千六百多年,有记载的草蜢灾就发生过八百多次!平均两三年就要发生一次。草蜢灾发生,不仅粮食作物会被草蜢一扫而空,连野草树叶也不给老百姓留下。草蜢没有吃的,能把牛马羊猪身上的毛当食物吃。

还有,庄稼都被草蜢吃了,人就没有吃的,一旦发生草蜢灾,那肯定是大饥荒,大量百姓就会活活饿死,所以,草蜢灾就是恐怖的大瘟疫。

黄台吉和大臣们听着福临侃侃而谈的话全都愕然。草蜢对人类的危害,黄台吉和大臣们都是知道的,但两千六百多年发生过八百多次蝗灾?福临是怎么知道的,难道他亲自数过?

福临继续说,不仅草蜢灾会导致大饥荒,而且当饥民处于生死边缘的时候,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如果我们救灾不力,饥民很容易发生骚乱或造反。

福临说,因草蜢灾导致百姓造反的事例很多,比如王莽统治时期,闹草蜢灾那年,绿林农民起义军就杀入长安,让王莽脑袋搬了家。所以,草蜢灾严重威胁社会秩序,也威胁到皇权的稳固。

黄台吉瞪大眼睛看着福临,王莽脑袋搬家,是因为草蜢灾导致的农民起义?这个太惊悚了,黄台吉感到自己的后脖颈凉飕飕的。

不过,福临话锋一转,唐朝贞观年间,京城不是闹过一次严重的草蜢灾吗?唐太宗视察灾情的时候,当着大臣和百姓们的面,抓起几只草蜢就塞进嘴里,说草蜢你不要吃百姓的粮食,你要吃,就吃朕的心吧,唐太宗的先进事迹感动着老百姓,传为佳话。所以,唐太宗是第一个吃草蜢的皇帝,也是第一个灭草蜢决心的皇帝....。

黄台吉一听,更加感到不可思议,他以前从来没听人说过唐太宗吃草蜢的先进事迹,唐太宗不是将草蜢做熟了吃,而是吃活的草蜢!唐太宗活吃草蜢的故事,不仅黄台吉没听人说过,就是大臣们也懵逼得很,他们更没听说过。

黄台吉疑惑的问福临,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

这些事当然是林月说给福临听的,现在福临鹦鹉学舌而已,但福临不能说是林月说的,打死也不能说!

福临想想,就说,我这段时间一直在关注灾情,听见很多民众在讨论灾情中的事,就注意听他们说话,这些话都是听路人甲乙丙丁说的。

黄台吉颔首,他没办法去听路人议论,福临关注灾情,用心听路人说话,这种虚心而用心的态度值得点赞。

福临不敢说是看书看到的,万一父皇较真,问他是在哪本书里看见的,福临拿不出书,岂不是犯了欺君之罪。所以,将路人的话作为依据,虽然勉为其难,但只要说的内容没有大问题,父皇是不会追究其来源的。再说,路人说的话没法追究。

既然福临对灭草蜢如此上心,黄台吉就赶紧认真看福临上的折子,这次是字字句句,字斟句酌的看。

看完折子,黄台吉震撼,居然有如此完美的灭草蜢对策!一条龙?不,黄台吉本身就是一条龙,十项对策不仅独创一格,别出心裁,而且项项都是奇思妙想,完美至极!

黄台吉一巴掌重重拍在御案上,震得御案边一只毛笔蹦到地上,李公公赶紧捡起毛笔。群臣呆若木鸡般的看着黄台吉看折子,见他看了一遍看二遍,心里都忐忑不安,他们看不见折子,不知道折子上的内容,却猛然听见嘭的一声响,皇上拍御案了!

随着响声,所有官员全都条件反射般的跪下。福临的折子使龙颜大怒了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些池鱼全都匍匐在地,不敢喘气。

豪格见群臣全都跪下了,也随群臣跪了下去,心里责怪福临,没事来上什么折子?这不是找死吗?

福临没有参加过早朝,没见过早朝时群臣唇枪舌战的场面和父皇震怒后要人命的结局,所以对父皇反常的行为没有那么敏感。

黄台吉抬起头,见群臣在殿下黑压压的跪了一地,只有福临一个人傻乎乎的站着,黄台吉愣了一下,赶紧说平身,豪格和群臣这才站起身来。

黄台吉让李公公将折子内容读给群臣听。

群臣们听得很认真,听完都目瞪口呆,没有哪个大臣写折子会有如此写法,不仅对策条条在理,而且很多内容和用词用句闻所未闻。

这奏折真是九皇子写的?几乎没人相信,这么完美和用词用句古怪的折子,会是那个提笼架鸟听戏揉核桃的九皇子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明朝,我开局就离京就藩

谷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