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叫刘可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58章 奇葩的大明,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咱叫刘可乐,全本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正德帝去年凭空得了阉党一注大财,手中宽裕了不少。

他不是后世万历帝那样的财迷皇帝。他晓得自己吃了肉,起码要让百姓跟着喝口汤的道理。

腰里的银子多,腰杆子就硬。

正德六年三月二十六。正德帝下诏:普免北直隶、山东、河南、四川、江西、湖广、山西、福建、广东、广西十省一年钱粮。

这道旨意本意是普惠百姓。在颁布两个月后,正德帝感受到了绝望。

整个大明官僚集团是靠着赋税吃饭的。这里的“饭”指的不是俸禄,而是灰色收入。

弘治朝名臣王恕曾在离任前上奏疏,直言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税赋层层加征。

他结合户部一百多年的旧账,做出了估算。仁宣之治堪称盛世,吏治较为清明。但户部太仓国库每征收一石粮赋税,百姓需纳粮一石半。

多出来的那五成税粮,自然是被各级官、吏、役层层瓜分了。

到了成化朝末期,吏治腐败成风,朝廷征一石之粮,百姓实际纳粮可达两石甚至三石。

京官可以靠收受地方官贿赂赚的盆满钵满。地方官的钱从哪儿来?无非是从百姓身上来。

你正德大皇帝要做施行仁政的圣明君主,我们这些当官的还吃什么?

圣旨里说的好听,朕体恤百姓之辛劳朕朕朕,狗脚朕!你体恤百姓,我们这些当官的还怎么发财?

于是乎,各省、府、州、县的官员们纷纷阳奉阴违,“变通”圣旨。让正德帝普免钱粮的圣旨变成了擦屁股纸。

豹房。

正德帝正在听取常风关于各地普免钱粮状况的禀报。

常风拱手道:“锦衣卫在各省的耳目皆有消息传来。各地官员.成群结伙的欺君。”

正德帝眉头紧蹙:“怎么说?”

常风道:“譬如福建。因福建时有倭患。正德二年时皇上曾下旨,准福建自行征收剿倭捐。”

“此番皇上下旨,普免福建通省今年的钱粮。但福建各地官府却声称,皇上所免乃是秋赋国税,与剿倭捐无关。”

“福建都司衙门、兵备使衙门又跟下面的府县勾结,声称去年来倭患猖獗。剿倭军饷吃紧。各府县顺水推舟,将剿倭捐提高了十倍。”

“大明税制,赋是赋,捐是捐。赋强征、捐自愿。地方官员们却将剿倭捐变成了强制征收。”

“锦衣卫驻福建百户所的袍泽找当地有名的算学先生估算了下。福建百姓今年的负担,甚至要比未普免钱粮的年份还要高出五成以上!”

“又因有普免圣旨在。福建今年无须向朝廷押解哪怕一两税银。这笔天文数字的剿倭捐,将全部落于福建官员的腰包。”

常风的话说完,正德帝忍不了,立即素质二连,摔铜罄,鸣龙啸。

豹房内回荡着正德帝愤怒的声音:“欺天啦!”

常风宽慰正德帝:“皇上息怒。”

正德帝道:“抓!杀!把福建参与此事的所有官员都抓起来!杀了以儆效尤!”

常风面露难色一声:“皇上,若将福建一抚三司九府一州五十七县的官员们都抓起来.”

正德帝打断了常风:“你想说福建的官都抓了,没人替朝廷管福建?朕难道不能调别处的地方官去福建?”

常风答:“皇上容禀。别处的地方官亦跟福建一样。譬如河南,河南阳奉阴违的法子是,声称为防明年出现水旱之灾,在地方开征备灾捐。”

“又譬如山东。山东将一整年的税赋摊在了盐税上。致使盐价翻了三倍。老百姓要吃盐,就得多掏三倍的钱。多出来的钱,恰好与山东一年的秋赋国税相等。”

“皇上若要抓,若要杀。那普免钱粮的一京九省,地方官将一扫而空!”

“以史为鉴。太祖爷兴空印案、郭桓案,将天下官员杀了几茬儿。但补上来的官员,依旧该贪贪,该贿贿。”

正德帝提出了一个堪称世界未解之谜的问题:“那朕该如何解吏治之坏?”

常风如实回答:“禀皇上。臣不知道。别说臣了,就算王恕、马文升那样的名臣亦不知道。连英明神武的太祖爷同样不知道。”

正德帝揉了揉自己的脑袋:“怪不得李先生曾跟朕说,大明皇权不下县,圣旨不出京。”

常风道:“弘治之初,孝宗爷曾推行过丰年囤粮备荒之策。导致天下官员借机狠狠盘剥百姓肥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越者的地球攻略计划

羽的法术书

闪婚后,高冷江总变宠妻狂魔

沐子涵

柯学的不正经学者

玉宸华仙

全球冰封,我邪仙被美女包围了!

夕阳歌尽

基因狂神

幻因

英雄无敌之末世

冥天使夜星